三次创业不离光学技术创造非凡人生

2013-11-16 admin1

  薛鸣球院士从事光学研究和教学近60年,不仅在光学科学领域成果丰硕,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包括光学学科带头人、国家“863”计划负责人、航天任务负责人等一大批光学精英。

  苏大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建军在西安光机所时就与薛鸣球院士共事,今年已是第二十个年头。在她眼里,薛鸣球院士既是一位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学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严于律己的长辈。“薛院士的治学非常严谨,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也很高。”余建军说,听薛院士讲课是一种享受,他能把非常深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话传授给学生,所以他的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薛老的速算能力非常强,哪怕是到晚年也是如此,凡是遇到数据,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计算出结果,“我们经常说,跟着薛院士都不用带计算器了”。余建军说,认识薛院士这么久,凡是他要请客吃饭从来都是自己掏腰包,绝对不要单位报销。

  薛鸣球院士1930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宜兴官林镇一个中医之家,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当时中国国防光学、空间光学领域的光学测量设备项目刚开始启动,年仅28岁的薛鸣球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勤奋、刻苦的精神,在科研上崭露头角。他研究设计的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曾被毛泽东主席视察过,并留下珍贵照片;他设计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口径高倍率远距望远镜长期用于海防观察。1969年,他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长焦距电视光学系统。1976年,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视跟踪变焦系统。

  1981年,薛鸣球放下在长春蒸蒸日上的事业,只身一人来到了大西北,调入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这期间,他把目光瞄向空间光学的未来发展趋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研制新一代侦察卫星光学遥感相机奠定了基础。作为“现代国防试验中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的主要参加者,以及国防军工“东方红”等多个卫星系列“6711”工程的主要参加者,于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 年9月,薛鸣球院士来到苏州大学,创建了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并担任首任所长,组织了光学工程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这成为他第三次创业的起点。在他的率领下,苏大在光学工程领域发展迅速。2003年,他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颁发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证书”。2005年“神舟5号CCD相机及研制用配套设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研制的“天巡1号”微小卫星 CCD相机发射成功。苏大成为我国少数成功研制航天相机的高等院校。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