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摇篮

2013-10-07 admin1

  2012年1月对于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李英才研究员来说,注定是个特殊而又值得铭记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里,他捧回了2011年度中国 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的荣誉证书,这是对李英才为我国空间光学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鼓励和肯定,这也是对他最好的嘉奖。

  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科学研究以冲刺式的姿态发展,空间光学领域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而在过去的30年里,李英才秉着勤奋努力、顽强拼搏、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辛勤耕耘在中国空间光学研究的土地上,以众多意义突出的优秀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空间光学技术的进步。

  5月下旬的北京,天气已经开始有几分燥热,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李英才已经等候在采访地点。他穿着一件条纹短袖衬衫,搭配一条深色的西装裤,显得精 神抖擞,看不出已年近古稀。交谈中,他始终面带微笑,语气谦逊、和蔼,就像自家长辈,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他的话语很朴实,又透着满满的对科学的执著追 求和忠贞不渝的热爱。

  成果是他唯一的回馈

  像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一样,李英才也经历过“文革”那段特殊时期,也到基层做过劳动锻炼,对祖国有着缱绻而又深沉的眷恋。他见证着祖国一天天从落后走向先 进,逐渐变得强大,而在那些落后的日子里,他把那股浓烈的眷恋都化成了报效祖国的决心,优秀的科研成果是他能够给祖国唯一的回馈。就像他说的那样——“作 研究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希望能够给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一点力量,哪怕这股力量微不足道,每当看到自己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应用,心里就特别满足和自 豪。”

  早期李英才的研究方向在光学测量领域,他在小型高速电影经纬仪项目中,担任总体技术组副组长,主要负责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检测。经 反复摸索,不断试验,最终采用双反射镜跟踪和光学消像旋转技术,将仪器的跟踪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提高了5倍和10倍,成功实现了高速运动目标的跟踪测量,填 补了我国近距离快速跟踪测量设备的空白,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也使得李英才在光学测量仪器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在动态多目标测量 系统项目中,他设计了变焦距光学系统,提出大视场CCD测角误差的实时修正方法,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的速度,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仪器的水平,填 补了国内多目标落点自动化光电测量的技术空白。他本人也凭此项目获1994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和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作为技术骨干完成 的CCD立靶测量系统、胶片判读仪等任务,均为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个项目的成功只能让人们短暂地记住他的名字,而想成为科研领域的常青树,唯有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这是科研经久不衰的真谛,也是李英才奉行的科研原则。因此,他接受的项目难度一个比一个大,挑战一个比一个高。即便如此,李英才依然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攻坚克难,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胜仗。

  1984年,表现突出的李英才获得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对李英才来说仿佛如虎添翼,让他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都上升了一个台阶,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他向着更具挑战的空间光学起航。

  新的方向、新的起点,李英才明白只有比以前更加努力,才能在新的研究领域站稳脚跟。1987年,他接过了五谱段三拼接CCD多光谱相机项目的挑战。不负众望,他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全反全透方案完成多块CCD精密拼接实现了宽视场探测器,研制出长焦距复消色物镜与五谱段分色棱镜组合的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成果获得了1991年的中科院科技成果奖,并应用于机载多光谱扫描仪中。

  初战告捷,让李英才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激发了他继续奋进的斗志,几乎每三年李英才就会拿出一项成果,着实令人佩服。1993年研制出了超宽视场的轻型大画幅航空相机,其中光学系统结构紧凑、像质优良、具有104°超宽视场,并且批量生产交付用户,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5年为表彰他对科研工作的贡献,国务院给他颁发了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在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中,他参与完成了长焦距非球面光学系统设计与加工,提出百叶窗式遮光罩消杂光方案,研制出了碳纤维外遮光罩并完成了各项试验,成功应用于神舟五号、六号飞船上,因此,李英才也被授予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称号。

  199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李英才提出“可变焦距遥感相机系统”的创新设计思想,担任“863”计划重大项目的项目主任。经过4年的艰苦攻关,终于突破了大口径非球面光学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第一台长焦距、高分辨率的可变焦CCD遥感相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相机先进水平,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英才也因此被评为国家“863”计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参加了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该成果在“863”计划十五周年重大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得到广泛赞扬与肯定。

  2003年李英才被评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

  2004年,再次被评为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先进个人。

  2005年,因在一项重大试验任务中的突出贡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他带头提出的预研项目完成出色,获十五预研先进集体奖。

  2010年他带领团队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荣誉让李英才光彩耀人,人们都只看到他上台领奖时的风光,却不知这风光的背后是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辛苦劳作。科研工作经常会遇到困难,遇到挑战。每一次承担项目,都有许多未知的困难等待着,可他每一次都能以超强的专业技能各个击破。李英才常说:“科学家就要耐得住寂寞,要坚信自己的选择,要一鼓作气,要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从事科研工作这40多年里,是临危不乱的镇定让李英才渡过每一次危机,是沉着冷静的分析让李英才攻克每一个难关,是不懈坚持让李英才赢得每一场胜仗,是顽强拼搏让李英才冲破每一个挑战……

  团队是他最大的骄傲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中科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创建于1962年,拥有瞬态光学、空间光学、光电工程、光电子学、信息光子学、水下光学等多个重点学科领域,是以战略高技术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基地型研究所,也是李英才和光学遥感团队成长的摇篮。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薛鸣球院士的倡导下,西安光机所空间光学研究室成立。李英才从澳大利亚回国即担任室主任,从此他不仅要关注学科的发展,更要关注团队成员们的成长。看着团队成功,他比谁都喜悦,看到团队有困难,他比谁都着急。在李英才的领导下,团队从不足10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光学、精密机械、无线电、自动控制、图像信号处理、精密热控等多个学科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每每说起这些,李英才都不吝惜赞美之情。

  这支团队当然值得李英才赞美,2001年因出色完成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被评为“863”计划十五周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2004年再次评为“863”先进集体。 2006年因出色完成自主创新提出的预研项目被评为十五预研先进集体。在2009年9月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表彰大会上,空间光学遥感团队获得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为中科院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在完成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中,有多人获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称号,在嫦娥二号卫星高分辨相机项目中,协助兄弟团队解决有关技术,为获取高分辨全月立体图像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是一支能打造“巡天千里眼”的科研团队,今年又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致力于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研究的这些年中,在李英才的带领下,团队上下大胆创新、协作攻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解决了一个个关键技术,完成了一个个科研攻关,成就了一批卓越的成果,其中不乏比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为中国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贡献了不凡的力量。在这个团队里,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13人,二等奖16人,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人。

  遥感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土资源勘察、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实验等领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已经见识了遥感技术的强大作用,也感受到了它对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支致力于遥感技术研究的队伍,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积极探索遥感技术研究成了这支团队的科研使命。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英才带着大家艰苦攻关,无数次试验、加班、熬夜……只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光学遥感相关的重大技术。成功得益于团队成员们的大胆创新,他们提出了5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设计应用于空间相机中。他们采用了多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了产品技术指标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切终于使他们成功跨入该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光学遥感团队用实力向世界证明——只要中国人肯努力,只要中国人不妥协,只要中国人肯坚持,没有什么不可能!

  这些丰硕成果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多年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结果,此外科研平台建设也十分重要。李英才作为学科带头人,除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外,还自己设计研制了长焦距平行光管、视频MTF测量仪和CCD拼接及综合性能测量仪等多种设备,大大增强了团队的科研实力,使空间光学实验室成为我国西北空间光学遥感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至今,李英才已经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2名博士、16名硕士,如今大都已经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骨干。他习惯言传身教,和学生做朋友,除了在学业上悉心指导之外,在生活上也对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他敢于让学生担当重任,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中锻炼能力,以激发他们敢于挑战、勇于争先的精神。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他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李英才总是不断强调:“科学研究讲求的是团队合作,共同努力,每一个成果的背后都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协同并进,对于科学家来说,团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支撑,是科研工作得以继续的重要保障。”为此,李英才常常给队员们灌输爱岗敬业、求真创新、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科研精神,引领他们在科研海洋里乘风破浪,登上一座又一座巅峰。

  奉献是他一生的追求

  “奉献”一词似乎贯穿了李英才的这一生——年轻时,他牢记祖国和人民培养,立志科技报国,把满腔的热忱、青春、智慧和心血义无反顾地献给了祖国的光学事业;年长时,他把积累的知识、技术、经验无私地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年老时,他把这一生拼搏、奋斗的故事告诉本报,我们把这段故事献给读者,只为树一个无私奉献的科学榜样,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祖国的科研事业。

  李英才的成长经历,正应了那句话——自古寒门出英才。1945年,李英才出生在浙江余姚,8岁时失去父亲,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们很难想象今天这个誉满学界的空间光学专家,小时候却要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清贫生活。可这并不影响李英才追求知识的脚步,反而更加激励他在学习的路途上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他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只为刻苦钻研书本知识,不懈的努力让他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也为他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1967年李英才大学毕业,就在他准备用所学所想在科学研究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文革”来了,他被送到连云港农场劳动锻炼。每天劳动一结束,他仍设法偷偷地看专业书。好在两年之后,李英才就被分配到西安光机所,终于可以从事向往并热爱的科学研究,李英才如破土而出的新苗,在光机所尽情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享受科研的阳光,迅速成长。

  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为利益所动,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李英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婉言谢绝了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高薪挽留,不为所动。比起国外丰厚的待遇,更加牵动着李英才的心的是国家“863”项目,是祖国的空间光学研究。带着对科研事业的热爱,李英才毅然按时回国。

  李英才对光学研究的热爱和痴迷,已经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据他的学生回忆,一次由于操劳过度,李英才不幸病倒,医院给他做了手术,领导、同事都劝他好好休息,可他总不断问大家,项目进展到哪儿了?遇到困难了吗?解决了没有?甚至有好几次,他偷偷从医院溜回实验室。在承担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的项目期间,为了能够高质、高效完成目标,经常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他房间里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的。项目攻关期间,他常常扎根在实验室不回家……

  李英才被聘为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遥感技术与应用》编委,成为我国空间光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代表。他如今虽已年近古稀,但李英才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努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仍然作为学术带头人带领着团队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他还参加国家“863”、“973”项目研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他说他只想把自己没来得及做完的工作继续完善,他说他只是想再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尽点儿力,他说忙了大半辈子,已经不习惯闲下来,即使日后真的退休,也还是会时刻关注空间光学的发展,甚至时刻准备着再发挥一点儿余热。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空前辉煌的一段里程,李英才躬逢其盛,是一个幸运者。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没有辜负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把满腹经纶无私献给了新中国的光学事业。这样不顾一切追求科学的精神,让记者对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肃然起敬,明白了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的魅力所在。

  李英才 1945年出生于浙江余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政协委员。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68年起在西安光机所工作。1984年至1986年间,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物理系工作,1995年至199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工作。

  李英才早期主要从事光学测量技术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光电测量特种光学系统研究,成功研制出高速运动目标跟踪测量、多目标落点测量和立靶测量等光电测量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逐渐转向空间光学的研究,主持或参加了轻型无人机遥感项目、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高新工程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获得各部门奖励。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